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131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翁习生 郝晓健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脂联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是导致患者疼痛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常见原因之一[1].超过60岁人群中37%以上患有OA[2].2004年,因OA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占膝关节置换总人数的97%,因OA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占髋关节置换总人数的83%[3].OA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软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失衡所致[4-6],OA的发生可能......

    作者:左伟 刊期: 2013- 01

  • 髋臼假体角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

    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晚期疾病的主要手术方法,其长期效果主要与医师手术技术、假体设计和材料及患者3方面因素有关.髋关节假体位置和角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期效果有重要影响,假体位置和角度不良可以造成撞击、脱位和磨损增加等[1-4],而假体安放的准确性与医师操作有直接关系.本文着重就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角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1髋臼角度的定义描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

    作者:吕明;周一新;柳剑;杨德金 刊期: 2013- 01

  • 髌股关节炎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髌股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是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以女性多见[1,2].一项针对100具年龄≥65岁尸体的研究发现,髌股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79%[3].由于髌股关节结构复杂、病因多样,以及对软骨再生和膝关节生物力学的认知不足,髌股关节炎一直被认为难以治愈.膝外翻和髌骨或滑车先天性发育不良可加速髌股关节炎发生,胫骨旋转不良及不典型增生、股四头肌受力方向异常也会影响其进展[4].目前,髌股关节炎的治疗......

    作者:刘继军;武琪;王永贵;武永刚 刊期: 2013- 01

  • 膝骨关节炎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已成为常见疾病之一,并以膝OA为主.临床上膝OA常合并腰椎退行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同时亦有研究表明,腰椎内固定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部分患者原有的膝OA或腰椎退行性疾病加重[1].目前,国内外对膝OA和腰椎退行性疾病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回顾两者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生物力学机制的相关文献,探讨两者的相关因素,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黄少敏;赵宇 刊期: 2013- 01

  • 重建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锐角效应”的相关研究

    背景: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的股骨侧“锐角效应”可造成韧带移植物磨损,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试验研究骨道技术减小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股骨侧“锐角效应”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采用猪屈趾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分别建立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夹角为80°、90°、100°骨道组,均未行骨道边缘打磨处理,测量并计算压强值,用以表示磨损作用大小;之后建立压强值小组的对照组......

    作者:项群;王四清;殷俊;王栋梁;吴亚 刊期: 2013- 01

  • 重组人IL-1Ra与TGF-β1联合基因体外转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背景:多基因联合转染具有增强功能基因协同效应、消除短板差异等作用,因而目前被受到广泛重视.目的:观察以逆转录病毒(RV)为载体,介导白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基因单独转染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共同转染兔膝软骨细胞后的表达,及对其增殖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IL-1Ra-GFP与PLNCX2-TGF-β1-RFP,将其转染至包装细胞PT67,......

    作者:向川;李璐;卫小春;林有志;刘君;孙剑 刊期: 2013- 01

  • Hueter间隙在髋关节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背景:目前通过Hueter间隙操作的髋关节前入路是微创意识的一种临床体现,其适应证及应用范围远不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少数国外文献从临床应用角度涉及Hueter间隙的解剖结构,但缺少全面的研究和描述.目的:阐明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及其显露特点,为髋关节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湿性标本,5例行模拟手术入路观察,3例行断层解剖观察.结果:①Huete......

    作者:王世栋;邓雪飞;韩卉;尹宗生;王伟;胡勇 刊期: 2013- 01

  • 人工关节感染翻修术后近期细菌学研究

    背景: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治疗方式尚存争议,疗效不确定.目的:探索人工关节感染翻修术后近期关节和髓腔内细菌的残留情况,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64只关节置换细菌感染的兔模型,30只为实验组,30只为阴性对照组,4只为备用组.实验组使用中空假体+输液港系统,行二期翻修,术后第1~4周的关节内灌洗液沉渣两等分,一份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作为培养组;另一份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作者:丛锐军;符培亮;刘伟;李晓华;吴海山;吴宇黎;赵辉;王波 刊期: 2013- 01

  • 双椎面螺旋臼翻修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14例

    背景:Zweymüller钛制双锥面螺旋臼以其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在人工髋关节松动翻修病例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其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翻修病例的报告鲜见.目的:探讨Zweymüller钛制双椎面螺旋臼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Zweymüller钛制双椎面螺旋臼翻修术治疗14例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病例,男8例,......

    作者:陈东阳;蒋青;徐志宏;史冬泉;戴进;秦江辉 刊期: 2013- 01

  • 髋关节翻修手术技巧探讨

    背景:随着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髋关节翻修病例亦逐年增加.髋关节翻修术是关节外科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手术失败.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50~75岁,平均62岁;右侧12例、左侧8例;术前Harris评分为20~62分,平均(45.8±3.2)分.翻修手术:人工股......

    作者:廖全明;裴洪;王克军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