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131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翁习生 郝晓健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
X线投射角度对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影响
背景:临床手术中通常用X线来确认踝关节骨折治疗时的解剖复位。但由于踝关节的各参数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摄片时足的旋转角度无法准确控制。目前,对于投射角度对踝关节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旋转角度对踝关节进行透视,评估相关参数对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损伤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取8具新鲜下肢尸体标本,分别在正常情况以及建立腓骨短缩和(或)三角韧带损伤模型后,“C”型臂X线机以5°为间隔,从-30°......
作者:张超;王旭;马昕;黄加张;张益钧;王晨;许鉴;陈立 刊期: 2014- 04
-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合并患肢短缩的足踝部畸形
背景:传统的足踝部畸形的矫正需要通过手术来完成,术后需要“静态”的维持。Ilizarov技术遵循的“张力-应力法则”和“牵拉组织再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矫形模式。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患肢短缩的足踝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17例下肢及足踝部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0~37岁,平......
作者:王成伟;帕尔哈提;王雪;李璐兵;郭鹏超;刘利兵;秦泗河 刊期: 2014- 04
-
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型马蹄足的手术治疗
背景:足踝部创伤可导致患者较长时间的踝部制动及术后软组织粘连,易造成腓肠肌挛缩,从而诱发创伤后马蹄足。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跖腱膜炎、外翻、获得性平足症、前跖痛等并发症。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型马蹄足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通过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4~55岁,平均......
作者:李兵;杨云峰;任昊旸;陈凯;于涛;朱辉;张明珠;赵有光;俞光荣 刊期: 2014- 04
-
应用T型接骨板治疗以内踝后丘为主的pilon骨折
背景:在踝关节pilon骨折中,波及踝内后丘骨折块的较多见,而且骨块极不稳定。以往使用非手术石膏固定或者空心钉固定的病例易发生后期移位。目的:探讨T型接骨板在治疗以内后踝骨折为主要损伤的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合并内踝后丘及后踝损伤的pilon骨折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28~67岁,平均52.3岁。11例伤后6h内手术,6例伤后......
作者:王秀会;王喆 刊期: 2014- 04
-
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分析
背景:Müller-Weiss病是一种临床少见且原因不明的足部疾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纠正患足畸形。目的:评估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采用距舟楔关节融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患者28例,男2例,女26例;年龄44~65岁,平均55.3岁。根据Maceira分期:Ⅲ期8......
作者:余伟林;施忠民 刊期: 2014- 04
-
En-block切除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治疗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背景:痛风性关节炎常累及第1跖趾关节关节,伴有肿痛、畸形及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探讨采用En-block切除术结合结构性植骨关节融合治疗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收治8例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5~68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En-block病灶切除结合结构性植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
作者:宋国勋;高鹏;余伟林;顾文奇;施忠民 刊期: 2014- 04
-
长屈肌腱转位手术治疗老年跟腱断裂的疗效分析
背景:慢性跟腱疾病发展到后期往往需要行肌腱转位治疗,长屈肌腱转位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但老年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方式有别于其他人群。目的:探讨长屈肌腱转位手术治疗老年人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长屈肌腱转位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60岁)。共14例(16足),男女各7例,年龄60~83岁,平均67.1岁。2例女性患者为双侧跟腱断裂同时行手术修补,......
作者:朱尧卿;徐向阳;朱渊 刊期: 2014- 04
-
单纯楔骨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楔骨共3块,既参与形成足横弓,又参与支撑足内侧纵弓,在力的传导中起关键作用,是中足重要的骨性结构,也是维持足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楔骨损伤非常少见,容易漏诊,处理不当会对足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现就楔骨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于涛(综述);俞光荣(审校) 刊期: 2014- 04
-
Lisfranc损伤的诊疗进展
Lisfranc损伤即跖跗关节损伤。法国人JaqcuesLisfranc(1790-1847)为一位在骑马时受伤,前足发生坏疽的士兵做截肢手术时发现,通过这个关节可以不需要截断骨骼,因此,跖跗关节的损伤就被称为Lisfranc损伤,约占全身骨折损伤的0.2%[1]。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车祸伤、高出坠落伤、各类运动损伤等的不断增加,Lisfranc损伤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由于跖跗关节解剖结构的复杂......
作者:郑一飞;张洪涛 刊期: 2014- 04
-
应用SPECT-CT指导痛性Ⅱ型副舟骨的手术治疗
副舟骨是较为常见的足部副骨,是由足舟骨之外的骨化中心成骨后未能与舟骨相融合而行成。其位于足舟骨结节内侧,表现为舟骨结节处的膨隆。大多数情况下,副舟骨没有症状,通常在行其他目的的足部影像学检查时得以发现,发生率占X线检查的4%~14%[1,2]。根据X线检查的形态学表现,副舟骨可以分为3型[3,4]。I型副舟骨:呈卵圆形或圆形,形态非常规则,大小2~6mm,与足舟骨之间无接触。此型副舟骨包埋于胫后肌......
作者:王书亮;李淑媛;任玲;王显军;张建中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 2 成人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报道
- 3 掌侧锁定接骨板联合背侧钛网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
- 4 逆向二头肌负荷试验——一个针对SLAP损伤的新试验
-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6 脊柱手术中关于运动传导束的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
- 7 精准全面术前评估助力膝关节假体松动合并严重骨缺损翻修术1例报道
- 8 中国第一部《外固定与足踝重建》教程首发
- 9 膝关节置换股骨髁前后径与内外径测量的临床意义
- 10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 11 兔髂骨种植瘤模型的建立与特性观察
- 12 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意义
- 13 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 14 自体腓骨近端移植重建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 15 术中神经生理监测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16 《足踝外科学》第二版出版信息
- 17 骨关节炎早中期关节软骨YKL-40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
- 18 颈椎单开门后路术后脑脊液漏合并中枢感染一例报道
- 19 Microrna-34a靶向Sirt1调控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研究
- 20 髋关节翻修手术技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