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3年第z1期

人工髋关节假体摩擦界面的进展

徐步国(综述);严世贵(审校)

关键词:人工关节, 髋关节假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金属, 磨损颗粒, 髋关节置换术, 聚乙烯颗粒, 无菌性松动, 生物学原理, 阶段性成果, 交联聚乙烯, 组合, 置换手术, 制造工艺, 陶瓷界面, 抗磨损性, 发生机制, 金标准, 骨溶解, 股骨头
摘要:20世纪60年代Jone Charnley根据髋关节低摩擦生物学原理,提出金属股骨头和聚乙烯髋臼组合获得巨大成功,一度成为衡量其他关节关节置换手术的金标准。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人工关节寿命主要的原因是假体无菌性松动[1],其常见的发生机制是关节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导致的骨溶解,文献报道主要的磨损颗粒是聚乙烯颗粒[2]。为了改善传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磨损性差的缺点,随着材料学和制造工艺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对金属-高交联聚乙烯、金属-金属、陶瓷-陶瓷界面组合进行了更多的应用和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进展给了医生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