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生存率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
汪亮;刘耀升;刘蜀彬;王磊;曹云岑;苏秀云;周诗国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股骨头坏死, 钽,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背景:多孔钽棒植入已成为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ANFH)保存关节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临床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同时一些相关因素也会影响术后疗效。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中期ANFH的中期生存数据,并确定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进行的前瞻性、连续性接受钽棒植入治疗的SteinbergⅠ、Ⅱ期ANFH患者42例(52髋)作为多孔钽棒组;将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回顾性、连续性髓芯减压打压植入人工骨填充颗粒的Stein-bergⅠ、Ⅱ期ANFH患者36例(49髋)作为复合人工骨材料组。记录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单双侧发病、相关慢性系统性疾病、Steinberg分期、术前Harris评分、伴有股骨头骨髓水肿和骨坏死病灶大小等。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情况,记录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累计生存率。结果:术前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孔钽棒组患者平均随访(48.2±4.5)个月(38~62个月),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患者平均随访(71.6±5.1)个月(67~85个月)。末次随访时,多孔钽棒组Harris评分为(84.18±2.35)分,复合人工骨材料组Harris评分为(76.34±2.67)分,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多孔钽棒组提高(26.2±2.5)分,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提高(17.3±3.6)分,与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比较,多孔钽棒组提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P=0.042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随访62个月时,多孔钽棒组髋关节累计生存率为74.1%±9.5%,显著高于复合人工骨材料组髋关节的49.9%±10.8%(χ2=3.912,P=0.048)。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股骨头骨髓水肿(RR=7.090, P=0.003)、皮质激素使用(RR=3.599, P=0.007)、多孔钽棒植入(RR=0.306, P=0.012)为ANFH转归至THA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髓芯减压结合多孔钽棒植入治疗SteinbergⅠ、Ⅱ期ANFH可显著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和提高髋关节生存率。对于未使用皮质激素,尤其是未伴有股骨头骨髓水肿的早中期ANFH,髓芯减压结合多孔钽棒植入可使髋关节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并能延迟或阻止THA的转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