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王雪;李璐兵;帕尔哈提;李飞;王成伟;王旭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早期负重, 骨折移位, 固定材料断裂, 术后康复
摘要:背景: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目前没有达成共识.目的:采用尸体模型模拟早期负重来评估骨折有无移位和移位发生的时间.方法:将24具下肢尸体标本分为3组.第一组:双踝骨折(n=6);第二组:未固定后踝骨折的三踝骨折(n=9);第三组:固定了后踝骨折的三踝骨折(n=9).并以3 Hz频率从0到1000 N,25万次的轴向压力负载来测试,用以模拟5周的全负重.用可变磁阻测量传感器来测量是否移位、移位侧程度.结果:三组中所有骨折部位的平均移动均显著地小于1 mm(P<0.05).第一组:内、外踝骨折的移位分别是(0.4±0.4)mm和(0.1±0.1)mm;第二组:外踝、内踝、后踝骨折的移位分别是(0.6±0.4)mm(,0.5±0.4)mm(,0.5±0.6)mm;第三组:外踝、内踝、后踝的骨折移位分别是(0.1±0.1)mm,(0.5±0.7)mm,(0.5±0.4)mm.大多数(64.0%~92.3%)的移位发生在前50000个周期中.在每组中的骨折部位处,骨折位移和骨密度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踝关节骨折尸体模型中,早期负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骨折移位和新发骨折,固定材料未断裂.本研究进一步支持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可以早期负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