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椎体破坏患儿手术治疗后脊柱及椎体形态改善情况研究
刘虎;张学军;曹隽;祈新宇;白云松;郭东;李浩
关键词: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椎体破坏, 后路器械矫形内固定
摘要:背景:脊柱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患儿行后路器械局部固定术后,病变椎体的生长等问题缺乏相关报道.目的:评价LCH椎体破坏患儿行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随访观察术后矫正效果的维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椎体破坏入院治疗且病理确诊为LC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及内固定取出前均拍摄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行脊柱CT检查,测量椎体病变部位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椎体高度.末次随访复查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椎体高度.比较后路矫形手术前后、内固定取出时、末次随访时椎体破坏部位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病变椎体高度变化.结果:共纳入21例患儿.与术前比较,术后Cobb角(18.6° ±13.2°vs 4.4° ±3.4°)和局部后凸角(4.7° ±17.2°vs-0.1° ±10.4°)降低(P<0.01).首次手术后与取出内固定器械后Cobb角及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器械取出后与末次随访Cobb角及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取出内固定器械后病变椎体高度增加[(8.2±4.3)mm vs(9.3±3.7)mm,P<0.01].与取出内固定器械后比较,末次随访时病变椎体高度增加[(9.3±3.7)mm vs(10.5±4.7)mm,P<0.01].后路器械固定术后至内固定取出期间椎体年生长速度与内固定取出后至末次随访期间椎体年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0.2)mm/y vs(1.0±1.0)mm/y,P<0.05].结论:脊柱LCH患儿经后路手术可改善局部后凸及侧弯畸形,其矫形效果能稳定维持,病变椎体术后能继续生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