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史玉林;王炳武;刘伟强;于明东;张晓霞;潘洪发;李志卫;李曰众
关键词:寰枢椎, 椎弓根钉,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摘要:背景:临床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有一定难度.目前,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置钉的方法众多,但大多存在设计、操作使用繁琐复杂等问题.目的:总结分析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8至2017年12月使用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的1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47.3±13.8)岁.陈旧性骨折5例,齿状突畸形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椎弓根螺钉的佳钉道并生成相应文件,测量记录进钉点的位置及钉道的内倾角、头倾角数据.通过3D打印机打印实物模型.在实物模型上模拟置钉.术中根据术前设计完成螺钉通道,攻丝后置入螺钉.术后行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内倾角、头倾角变化,并进行螺钉位置分级,评价螺钉准确性.随访确定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46±34)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13±45)ml;透视5~11次,平均(7.4±1.5)次;术后拔管前引流总量90~200 ml,平均(140±34)ml.共置入56枚螺钉.螺钉准确性:0级占94.6% (53/56),I级占5.4%(3/56),Ⅱ、Ⅲ级为0.手术前后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36个月,平均(18.6±8.1)个月.无椎动脉、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出现.至末次随访均植骨融合,VAS评分从术前(3.9±11)分(3~6分)降至(0.9±0.6)分(0~2分),9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 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通过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寰枢椎不稳治疗,方法简便,可充分了解局部情况,指导手术,提高置钉准确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