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131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翁习生 郝晓健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0-1316/R
  • 国内刊号:翁习生 郝晓健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年第9期文章
  •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复发性脱位的治疗方法研究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或终末期髋关节疾病,而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的:回顾性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复发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脱位25例,14例转为复发性脱位,分析脱位的原因,采取不同治疗.7例采用假体翻修术称为翻修组;5例老年患者,......

    作者:郑栋;王禹基;徐南伟;张云坤;贾晓钧;赵公吟 刊期: 2018- 09

  •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治疗策略及效果分析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较常发生,包括患肢疼痛、关节不稳、无力及尺神经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肱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目前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方案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技术,外固定架及骨搬运技术及肘关节置换.本文检索已发表关于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治疗文献,包括植骨术、骨搬运、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融合及关节置换等治疗方法,旨在分析各种......

    作者:杨轶飞;张嘉 刊期: 2018- 09

  • 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要求尽可能接近原始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形态.形态学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目前发现非圆形(椭圆形或矩形)骨道技术更能满足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解剖重建的要求.关于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祖儒;张新涛 刊期: 2018- 09

  • 骨形态生成蛋白2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背景: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pulposusmesenchymalstemcells,NPSCs)在椎间盘损伤退变修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诱导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是关键步骤.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骨形态生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诱导髓核间充质干......

    作者:程实;应金威;文天用;裴世深;苏凌浩;王德利;阮狄克 刊期: 2018- 09

  • 脊髓损伤急性期内源性酮体增加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背景: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是近年来脊髓损伤治疗研究的新领域,但其不同饮食配方对脊髓损伤治疗疗效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观察研究.目的:研究急性期不同水平内源性酮体增加对脊髓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运动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3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大鼠进食标准饲料;B组大鼠和C组大鼠分别进食生酮率(ketoneratio,KR)为3.1∶1......

    作者:张丽河;洪毅;王方永;姜树东;李想;刘介生 刊期: 2018- 09

  •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术后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报道

    颈椎术后邻椎病(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远期常见并发症,是由众多因素导致的融合部位相邻节段退变而致新的神经压迫症状[1].不同文献报道ASD发生率差距较大(2.4%~30.3%),严重影响术后效果,且常规ASD翻修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患者接受度低,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1-3].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内镜的迅速发展,颈椎后路经......

    作者:王伟恒;孟庆溪;席焱海;余将明;叶晓健 刊期: 2018- 09